24/01/2025
校長新春發紅包🧧
政大跟大家拜年啦🧨
蛇麼都好!蛇麼都順利!
要蛇麼有蛇麼!蛇咪攏不驚!
新春將至,李蔡彥校長在放假前和副校長陳樹衡、蔡維奇、詹志禹、台聯大系統副校長蘇蘅與人事室主任陳金錠,在過年前拜訪學校各行政單位拜早年,學校充滿熱鬧的過節氣氛!
各單位精銳盡出,充滿創意;校長和同仁們互道祝福也送上感謝,展望2025的新未來。感謝所有政大人對政大的照顧與支持,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小提醒
本校共同寒休日為1月24日(五)及2月3日(一);年節期間如有緊急行政事務,請直撥分機號碼或按9,由學校總機為您服務。
⚠️如有緊急校園安全事件
請聯絡學安中心:0919-099-119
或駐警隊:2938-7129、2938-7999
23/01/2025
📰《政大人》NO.42 出刊🔛🔛
🐍蛇年第一期《政大人》來報到!
回家過年放假前,一起來回顧本期大事
【封面故事】
特製封面𓆙𓆙蛇咪隆賀🧧
創新展現|Innofest@AI匯聚94組創意 展現跨域實力🤖
【本期看點】
國際合作|臺捷學術交流深化 開創東西方對話新頁🇨🇿
校園升級|NEXT! 政大2.0改造計畫啟動 勾勒未來願景🏗️
創新教育|✖️實驗學院揭牌 打造跨域共學新基地🔭
【政面對談】
學長有約:晶達光電總經理金仲仁(應數系、企家班)
🗣️「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這就是成功的起點。」
學長有約:緯來電視董事長李鐘培(資管系博士)
🗣️「如果不去做,就永遠不知道怎麼做。」
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政大人》NO.42!
#紙本已上架各校內據點
#電子版連結請見留言
預祝所有政大人新年好事接連來,
出門不塞車,過年吃不胖,
下雨都有傘,學業事業都輕鬆!
#政大人 #新年快樂 #蛇年快樂
21/01/2025
政大退休教職員工歡送會
感謝有您🩵第二人生展新頁
113學年度第1學期退休教職員工歡送會1月16日下午於商學院義育廳展開,退休教職員一同齊聚,回憶在政大的點點滴滴。
有「棟公」之稱的中文系廖棟樑教授,圈粉無數學生。同門學弟、文學院曾守正院長形容他是「黑暗中的閃光✨」:「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他寫給我的一張紙條,我到現在還壓在桌子下。」
中文系許東海教授,民國66年進入本校就讀,一路攻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後先至中正大學服務20年,最終仍回到母校政大服務。他把古典詩詞融入流行音樂,以歌聲與舞姿來詮釋經典文學,成為教學特色。
心理系張裕隆教授鼓勵學生批判性思考與實踐創新,開設的通識課程每次都吸引多達四百名學生選修;更曾帶領政大教職員籃球隊創下連霸佳績,展現文武全才的風範。
統計系劉惠美教授曾擔任統計系主任、研發處副研發長等行政工作,不只教學認真,更是一位關心學生的好老師,深得學生愛戴。她表示,在退休後,她會持續回到政大爬山,順便再吃My麵屋,回味在學校教書的日子。
財管系吳啟銘副教授長期教授必修課程「財務管理個案研究」,成為財管系學生共同的記憶。財管系陳鴻毅主任近日與校友們提及吳老師即將退休的消息時,大家竟異口同聲地表示:「不行!一定要讓學弟妹也經歷吳老師的課程洗禮!」😆
廣電系盧非易副教授曾歷任廣電系主任、傳院副院長等重要職務,他不僅創作屢獲國際殊榮,更擔任過金馬獎、金鐘獎的評審,啟發了無數學子的創意思維。盧教授感慨地說,他親眼見證社科院、商學院等建築從無到有的過程。他殷切期盼:希望未來重返校園時,能夠看見嶄新的傳播學院大樓矗立在校園中!
國關中心陳德昇研究員致力於鑽研全球化、中國經濟和兩岸關係,過去更曾參與過陸委會、經濟部及僑委會等單位的諮詢工作。回顧在校服務期間,陳研究員表示,他總共接待過逾1500位大陸學者,出版了五十多本專著,始終致力於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在政大圖書館服務長達至今26年又一個月的龐金龍先生,歷經中正圖書館閱覽組、行政組,民國108年隨著達賢館完工後,更調至創新組及館長室服務,更是達賢鴨子的幕後照顧者🦆。
李蔡彥校長感謝退休教職員長年為政大的付出,雖然不捨他們即將離開校園,但仍予以祝福,並期待未來他們能持續與學校產生連結,創造更多的可能與交集。
退休名單請見專文報導⬇️
20/01/2025
《UBA預賽》 🏀
#政大主場 最終戰 93:82擊退健行科大
政大雄鷹跨3季41連勝達成❗直指五連霸✋
政大雄鷹以全新陣容挑戰新球季,昨(19)日在政大主場進行的UBA第四階段預賽最終戰,仍以93比82擊退頭號假想敵健行科大,總教練陳子威認為預賽15連勝是對新陣容的肯定,讓學弟們知道在「冠軍學長」游艾喆畢業後,自己也能挑戰五連霸。
雄鷹首節氣勢如虹,以26比18開局,但健行科大劉丞勳、史密斯聯手,第三節兩度追平比數。緊要關頭時,雄鷹徐得祈壓哨三分球,又將氣勢帶回主場。加上關鍵第四節,雄鷹有效限制劉丞勳進攻,終場以11分差奪勝。
隊長宋昕澔昨日攻下31分、11籃板,也在傳球上多做了些嘗試,拿到5次助攻。政大雄鷹執行長孫秉宏提到,宋昕澔起初因游艾喆慕名而來,入隊後年年都有突破,教練團也培養他成為「能攻能衛」的全能選手,為未來進軍職業增添更多籌碼。
政大、健行之役結束後,預賽排名也底定,政大以不敗之姿拔得頭籌。八強複賽將在2月22日至3月2日,分兩階段在板橋體育館及新竹市立體育館進行,歡迎政大師長、學長姐與球迷們,踴躍進場力挺「鷹雄」們!
政大雄鷹籃球隊 NCCU Griffins
SSU大專學生運動網
13/01/2025
你去過🇯🇵日本宮城縣嗎?
對於宮城,除了仙台牛舌、伊達正宗、排球少年,你還知道多少?
本校和日本東北大学合作,在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3日期間共辦了一場為期一週的 #國際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計畫,匯聚了兩所大學的學生與師資,共同謀畫創新策略,以促進臺灣遊客赴日本東北地區,尤其是宮城縣的觀光業發展。
此次計畫由東北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的日引聡教授主導,參與的學生包括來自東北大學的15名學生以及來自政大經濟學系個體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課程、國際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碩士班(IMES)的7名學生。專案進行過程中,學生們展開跨文化合作,並在台北市中心商業區及政大校園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臺灣居民對於日本旅遊的偏好、預算及動機,並根據此資料之分析結果設計出具創意的觀光推廣策略。
在最終成果發表會上,學生們基於實證分析,提出了三大創新方案:(A)量身訂做的主題旅遊套裝行程;(B)為不同年齡層旅客設計的友善交通方案;(C)突顯宮城縣獨特文化景點及其311大地震災後重建故事的行銷活動,獲得東北大學日引聡教授與政大教授們的高度評價。
政大與東北大學的合作,透過跨文化合作、問題解決、批判性思維和有效溝通等元素,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政大也將持續努力培育具跨國移動,以及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等全方位人才🌏。
#政大經濟系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MES
10/01/2025
牌桌上的思維與心態🎴
#自主學習課程 的實踐
數十張牌桌整齊排列,牌桌上四人各據一方,
選手的目光迅速掃過對手與紙牌,
屏氣凝神思考出牌策略。
本校自主學習專題【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遊戲上的進階應用】期末橋牌觀摩比賽就在1月2日晚間於雲岫廳舉行,藉由競賽形式,讓同學在實戰中應用課堂所學,相互切磋牌技、累積對戰經驗。
授課業師陳源宗說明,合約橋牌是集結邏輯推理、機率計算、策略博弈,同時要求搭檔間默契配合的競技運動。而「遵守協議、互信尊重、團隊優先、接受錯誤」這16字課堂核心精神承載著陳源宗對修課學生的期許。在一次次對戰中有不少同學持續突破自己,並在課後留下來練習,期末更是有5位同學主動報名聯合成果發表會,分享修課心得、展現對橋藝的熱忱。
會計四鄭宇彤提到:「打牌前需要自主學習,打牌中需要有好的心態,打牌後更需要復盤檢討。」橋藝不僅讓她學會調適心態,從容應對牌桌上的爭鋒與人際關係處理,更引導她從錯誤中反思,化為進步的力量。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積極推廣多元自主學習課程,內容涵蓋居家水電修繕、單口喜劇創作及泰雅族手工編織等,拓展學生實踐跨領域學習的可能性。歡迎同學提出修課需求,透過填寫募課申請表,並檢附籌備會議紀錄送往通識教育中心,將自己的創意與興趣化為具體課程內容,進一步實現自主學習的精神。
09/01/2025
🧑🏫政大113-1 教學精進計畫實驗成果分享會
9️⃣位來自不同學院的教師展示創新教學成果
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在1月8日舉辦了教學精進計畫實驗成果的分享會,老師們發表涵蓋主題相當多元,展示不同領域如何結合科技和人工智慧:
✨「匹克球初級」的張凱隆老師將網球課程融入匹克球教學,並從運動科學的角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技術掌握。
✨林怡伶老師「程式設計」以翻轉教學使學生學習 Java 程式,並透過設計暑期營隊專案,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教學場景。
✨黃怡萍老師在「英文寫作」課程中融入 AI 生成工具,帶領學生正確使用 AI 輔助寫作,並探討 AI 對學生寫作和批判思考能力的影響。
✨教學「人機互動」的陳宜秀老師則分享大班級的互動模式,並引導學生利用 AI 工具進行互動設計,為課程注入新活力。
✨劉子愷教授則運用語言學理論和方法分析收集到的語言資料,在「語言意識實踐」課中探討語言現象背後的社會文化因素。
✨教育學系教授林進山分享他在「教學實習」課程中如何運用「學思達五段式教學法」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教學場景。
✨「五感深化學習」的歐子綺老師則著重於飲食文化主題,引導學生以多重角度呈現對移民文化的理解,「讓學生超越僅將食物視為美味的淺層理解,希望他們能探究背後更深層的文化意涵。」
林啓屏教務長特別感謝參與計畫的教師們:「我們雖然是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為主軸的大學,但是 AI 作為新時代科技的元素,期待教授展現如何將其應用在教學領域上。」未來教發中心也將持續提供教師資源和支持,促進教學創新,培養學生未來所需的關鍵能力,讓教學精進的成果持續在校園中發酵。
08/01/2025
📰《政大人》NO.41 專欄精選
【校史趣譚】 那些年,政大消失的風景: #天放樓
── 「我個人覺得,天放樓是政大建築物中,最高雅宜人的一棟樓房。它的顏色白如冬雪,中間偶爾襯以水藍色,看來是那麼的悅目怡神。」(關關,〈天放樓感懷〉)
▌天放樓原是「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位於今日資訊大樓位置,是政大為容納1960年代日益漸增的研究與圖書資料所興建,於1962年與新聞館同時落成。其中收藏的「美國政府出版品」更是全臺唯一,見證當時政大與美方的熱絡交流。
▌天放樓是棟二層樓建築,在作家關關(關紹箕,新聞所校友)筆下,天放樓外觀高雅,端莊秀麗,最特別的是其使用斜形屋面模板的屋頂,像齒輪般傾斜突出,看起來像是綿延不絕的山峰,與校內其他建築樸實外型形成鮮明對比。內裝方面,計有房間29間,規劃為社會科學資料室、文史資料室與中外期刊室等,開架式典藏更讓閱讀者們能隨心所欲地查找資料。
▌1968年,於本校41週年校慶大會上,校方將社資中心正式命名為「天放樓」,以紀念前教育長、前教育部長 #程天放 先生對政大卓越貢獻。他擔任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期間,增設研究部和新聞系,為政大學術研究與傳播教育奠下基礎。1950年擔任教育部長時,更主張擴大高教規模,招募僑生來臺就讀,促使美援經費挹注臺灣,對政大在臺復校後穩定成長厥功至偉。
▌隨著時間推移,天放樓已難以容納日益豐富的藏書與資料。1971年,校方開始於東校區興建新社資中心大樓,並於1973年完工,取代天放樓原有社資中心功能。天放樓逐步轉為研究所與學系辦公空間,部分空間更作為普通教室使用。1976年,配合新建研究所大樓(今井塘樓)落成,各研究所遷離天放樓,全棟改配文理學院使用。
▌然而,隨著時代進步與校園規劃更新,天放樓逐漸無法滿足現代教育需求。1989年,校方決定拆除天放樓,於其原址上興建資訊大樓。
▌天放樓特有之白牆斜頂雖已成為過去,但它特別的外型與歷史,仍深植於一代政大人記憶中。天放樓的故事,彰顯政大在傳統與創新間的不斷探索與努力,更提醒我們,校園中每棟建築,都是校史與文化的重要組成,值得細細品味與銘記。
你是否有過「天放樓的」的記憶?
你的故事又是什麼呢?
--
🖌️文:校訊記者陳家弘
#政大人41 #政大校史 #政大建築物
07/01/2025
【𝐖𝐞 𝐚𝐫𝐞 𝐗!】
政大X實驗學院 Xperimental College揭幕
開啟你的奇幻旅程🐌🦋🌲🦨🐦⬛👣⋯⋯
2025年的第一個週五,「政大X實驗學院」在社資中心舉辦成立典禮,象徵本校正式展開 #跨域學習 與 #實驗精神 的新篇章。自2022年,政大校內八位教師共同成立X實驗學院籌備處,致力於建構一個連結現有學院、朝向高教未來的創新型態共學生態系統,打造自主共學、跨域共振、資源共享的實驗基地。
詹志禹副校長身兼X實驗學院院長,詹副在致詞時解釋「X」的意義:「X」代表著未知、交會與相乘,期盼透過未知數「X」的概念,鼓勵人們以具實驗性的方式進行跨域激盪,最後促成跨界共生的榮景。
X實驗學院籌辦教師、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文玲則談到,X實驗學院的開學典禮,也同時意味著社資中心的告別典禮。她強調:「X學院必須是召集學生自己來建制自己學院的歷程。」自X實驗學院籌備處入駐社資中心後的這565天以來,當中的每項設計都具實驗及自主性,都體現了學生對資源再利用與氛圍營造的重視。
原先無法出席李蔡彥校長在當天也驚喜現身,校長感謝眾人對X實驗學院的灌溉與努力,並且強調:「未知和不確定的X照理來說應該是焦慮的,但我們對未知充滿好奇心和興奮,政大有這個得天獨厚的組織文化,都是非常令人珍惜的。」
如今X實驗學院正式成立,計畫於2028年完工的X實驗學院院館「社資樓XHUB」也將涵納餐飲實踐室、運動遊樂場、戶外平台等多元空間,並且秉持「 #共創(co)」的空間使用理念,期望未來能夠成為政大校內具備開放、探索、實驗精神的代表性地標。
03/01/2025
學AI不分科系,零基礎也能上手💡
政大攜手13家企業打造生成式AI跨域實戰平台✨
本校將於113學年度開設「從零到壹的AI:理論、應用與金融科技產業鏈結」系列課程,期盼培育 、 等方面的AI專業素養人才。此計畫為教育部補助之微學程,包含「線性代數」、「機器學習」、「生成式AI:文字與圖像生成的原理與實務」等,最後更還有「生成式AI應用專題」實習課,邀請企業與學生共同開發實務專案,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
「生成式AI應用專題」實習課程由政大職涯中心與應用數學系合作,從校級整合產學合作,邀請企業擬定AI實習專案主題。目前已有超過十三家企業共襄盛舉,包含國泰金控、研華科技、中國信託、玉山銀行、勤業眾信、和碩聯合科技、遠東新世紀等,企業職缺持續增加中。
計畫主持人、應數系副教授蔡炎龍表示,這門課程並非「企業出題,學界解題」,而是雙方共同完成一個生成式AI專案。在現今企業追求AI落地的時代,蔡炎龍老師認為並非人人都要成為AI工程師,而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具備AI素養,進而實現跨域精神。
課程 #不限科系背景,學校會提供線上速成班,讓新手迅速掌握生成式AI、RAG概念及AI倫理。同時也提供簡單的人工智慧專案如:「心靈處方箋療癒機器人」、「梅花易數AI占卜師」讓有興趣的同學進行實作。
更多資訊請至 #政大職涯平台 一探究竟!
政植涯 NCCU Careering
#政大應數系
02/01/2025
政大 x 陽明交大共辦2024【WHO Simulation】會議
以創新教學模式打造全球衛生治理領袖
2024年12月27日,本校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共同舉辦第五屆【WHO Simulation】會議。此活動為本校創新國際學院(ICI)旗艦課程「全球衛生治理」(GHG)的一部分,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共30多名學生參與。
本次模擬會議以「 #流感大流行 與 #氣候變遷」為主題,學生們被分配代表七個國家(泰國、越南、澳洲、帛琉、印度、中國、美國)與WHO等八個組別,模擬在全球衛生危機中的治理與合作議題。
今年活動特別邀請到🇵🇼帛琉駐台大使歐儒侃(H.E. Ambassador David Orrukem),因此代表帛琉的學生就在大使的注視下模擬帛琉政府代表發言,為帛琉人民的健康爭取權益,更讓這一幕成為當天會議中的精彩瞬間。
此外,國際衛生學者邱亞文博士、衛福部國際合作組總監施金水博士、世界醫師會台灣代表姜冠宇醫師,以及國際記者丘琦欣先生也都受邀擔任嘉賓,為學生提供了專業的點評與指導,並且進一步豐富了此次模擬的學習效果。
創國學者劉汗曦老師表示:「WHO模擬會議是我們課程的亮點,學生能在擬真的模擬會議場景中,學習如何在國際舞台上代表國家進行討論、合作與政策治理。」未來,創國學院仍會持續致力於國際化與跨領域教育,培育出能解決國際議題的人才。
On December 27, 2024, NCCU and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jointly hosted the 𝟓𝐭𝐡 𝐖𝐇𝐎 𝐒𝐢𝐦𝐮𝐥𝐚𝐭𝐢𝐨𝐧 𝐂𝐨𝐧𝐟𝐞𝐫𝐞𝐧𝐜𝐞. This event was part of NCCU's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ICI) course,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GHG), and attracted over 30 students from 15 countries.
The theme of this year’s simulation was “Influenza Pandemic and Climate Change”.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represent seven countries (Thailand, Vietnam, Australia, Palau, India,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eight groups, including the WHO, to simulate governance and cooperation during a global health crisis.
The event featured a special guest, H.E. Ambassador David Orrukem, Palau’s ambassador to Taiwan. Students representing Palau delivered a simulated speech on behalf of the Palauan government, advocating for the health rights of its people in front of Mr. David Orrukem. This moment became a highlight of the conference.
Looking ahead,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will continue its commitment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striving to cultivate talents capable of addressing global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NCCU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
01/01/2025
政大人早安,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
距離政大邁入百年正式進入兩年倒數🎉。
在邁向百年的路上,我們仍競競業業不敢鬆懈;
在前輩先人奠下的厚實根基上,持續建設與發展。
更好的政大、更好的未來,是我們堅持的使命,
更要感謝各位政大人的團結和付出,共同成就。
因此在今天,李蔡彥校長有些話想對大家說:
---
大檔請見:https://shorturl.at/kwKlM
31/12/2024
【政大∞誌】🎙️🆕
EP42 │ 冠軍團隊 "We not Me" ft. Stanley/孫秉宏
✦ 政大雄鷹籃球隊執行長、運動學程助理教授
✦ 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博士、100MVP百大經理人
「政大一直都在自己的規則裡跟別人競爭。」
「政大本來就有運動的DNA。」
---
政大雄鷹走過七個年頭,成就的不只是政大的新校史,也創下臺灣籃壇UBA的4連霸紀錄,目前更累積了驚人的跨季37連勝。但登上王者寶座的路並不容易,本集我們就請政大雄鷹「第一號員工」Stanley孫秉宏執行長,來跟我們聊聊他是怎麼加入雄鷹團隊、一路上最難的部分是什麼、以及「學生籃球隊」更重要的是什麼。
在雄鷹之外,Stanley也投入 #政大運動學程,協助、培養各個不同專業的政大學生投入運動產業,並且他認為「很幸運可以在政大做這件事」。將來不管什麼產業,在 AI 的協助下都更要 #以人為本,而政大的學生正是有這樣的優勢。
*放棄上軌道的職業球隊,投入未開始的計畫
*讓團隊精神高於個人 #感恩惜福 #相信團隊
*培養「政大運動人」
請收聽本集【政大∞誌】▶▶▶
🎊跨年同場加映好消息🎊
🏆恭喜政大雄鷹獲得「2024大專3x3籃球錦標賽」公開組冠軍!
📣UBA預賽第四階段:1月16日至1月19日 #政大主場
邀請大家齊聚政大體育館為雄鷹們加油🦅🔥
政大雄鷹籃球隊 NCCU Griffins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OX已更新上架
連結請見留言或搜尋🔍「政大無限誌」
✚訂閱✚追蹤✚分享
#政大無限制 #政大無限誌 #政大 #政大人
#政大雄鷹
30/12/2024
\ 𝗧𝗘𝗔𝗠 𝗧𝗔𝗜𝗪𝗔𝗡 / + \ 𝗧𝗘𝗔𝗠 𝗡𝗖𝗖𝗨 /
從情蒐到 AI 應用
政大人在臺灣棒球世界冠軍之路⚾🏆
政大在12月28日舉辦「政大與棒球系列講座:世界冠軍背後的關鍵技術」,由政大職涯、應用數學系、體育室與運動產業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等單位主辦,邀請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蔡其昌 、中華職棒賽務部陳俊銘副主任(政大民族系校友)、中華職棒國際組林建廷組長(政大法律系校友),灼見運動數據徐樂執行長(政大棒球隊教練)、資深工程師陳以洵(政大財政系、應數所校友)等人,與師生分享臺灣棒球世界冠軍背後的故事。
⚾【創下歷史新紀錄 臺灣棒球還可以更好】
今年12強棒球賽,臺灣在不被看好的聲浪下逆風奪冠,蔡其昌說:「就像夢、像電影,過程的反差讓這份感動更強烈。」他表示,成功的背後是靠球隊、科技、情蒐等,少任何一個角色,都可能拿不到冠軍。
⚾【從組訓到奪下冠軍 後勤團隊功不可沒】
政大法律系畢業的林建廷,現在擔任中華職棒國際組組長。在今年8月,他和教練團遠赴美國與小聯盟球團溝通,並當面邀請旅外選手披上國家隊戰袍,「打國家隊不該是上對下徵召,應該是邀請球員來打,這是對運動員權利、職業的尊重。」
⚾【臺灣棒球新突破 科技結合傳統情蒐】
政大民族系畢業、現任中華職棒賽務部副主任的陳俊銘,正是此次「訂飲料」情蒐參謀團隊的副召集人。他提到團隊的組成共有25人,包含情蒐教練、運動數據分析師、工程師等,像是打一場「科技戰」。
在12強開打前,團隊就針對各個國家進行動態追蹤,蒐集選手名單、影片與資訊,從各方面了解對手。正式比賽時則有九臺電腦全力運轉、做即時情蒐,以提供球隊最新的數據。而賽後,團隊則會針對投手、守備、打擊做簡報分析,讓球隊更清楚自己與對手的狀況,並提供戰術建議。
⚾【棒球科學成趨勢 灼見從資料找出關鍵】
「灼見運動數據 StatsInsight」執行長徐樂目前擔任政大棒球隊的教練,工程師陳以洵則畢業於政大財政系、應數所,並在政大打了十年的棒球。徐樂與陳以洵分享,情蒐的基本概念就是從圖表中快速統整資訊。首先,他們會先從網路上找開源資料或人工紀錄,之後將複雜的資料做清理,並藉由AI工具整理資料,最後再進行視覺化。
棒球科技不僅是對國際賽大有幫助,對整個棒球經濟也有正面影響。徐樂指出,棒球科技不僅可以幫助球團做球員估值、球探數據,對球員來說可以提供傷害檢測與訓練回饋,更可以豐富轉播內容,更可以結合AI做行銷推廣、賽事轉播,發展面向相當多元。
⚾【政大人不缺席 人文精神也可應用於棒球中】
本屆十二強賽事中,政大棒球隊共有八名球員與球經投入行政工作:英文系張騏椉、法律系段宇謙和許珈瑄、國貿系江承恩、創國學院林子翔擔任外國球隊的隨隊翻譯;經濟系黃冠銘擔任過球隊行政人員,此次12強則是情蒐團隊成員之一。
教練徐樂提到,現在的棒球紀錄是 #以人為本 去判斷,影像技術和科技都只是輔助人工判斷的手段。林建廷說明,在比賽期間會牽扯到許多有關「人」的事情,儘管有運動科學化的趨勢,但人文思考、人文精神還是相當重要。
CPBL 中華職棒
#臺灣隊 #中華隊 #情蒐
#政大人 #中華職棒 #政大棒球隊
30/12/2024
政大攜手國泰金控🌳
共同推動 #國際金融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政治大學與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2月25日簽署國際生產學合作備忘錄,由政大副校長蔡維奇、學務長蔡炎龍與國泰金控行政處副總經理翁德雁、翁少玲代表雙方共同見證。此專案由政大職涯發展中心與國泰金控歷經四個月籌畫,共同為引進優秀國際生,從入學獎學金到企業實習,提供全方位的產學合作方案。
職涯發展中心近兩年來積極推動國際學生職涯輔導工作,適逢國泰金控正積極佈局 #東南亞市場,雙方對培育國際人才的理念不謀而合。此次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意義重大,首年將以政大「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ES)為試行單位,特別聚焦金融經濟、資訊科技及數位數據等專業領域。獲選的優秀外籍學生不僅可獲得豐厚的獎學金支持,更有機會透過國泰金控及其子公司的實習機會,深入了解臺灣金融產業實務運作,為臺灣金融產業培育優秀的國際人才。
蔡維奇副校長深信,這項產學合作計畫不僅能創造學生、學校與企業三方共贏的局面,更將成為產學界攜手合作、互惠共榮的重要典範。
#國泰金融控股 #金融人才
政植涯 NCCU Careering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MES
27/12/2024
耶誕新師聚🎄交心又有禮
隨著學期和2024年進入尾聲,教務處教發中心在平安夜這天舉行113年度新進教師耶誕交流活動,再次歡迎各位新進教師來到政大,也感謝大家的努力與貢獻。🩵
李蔡彥校長提到政大人就像一個家庭,「一起慶祝這一年的結束是非常重要且無價的。」這項活動自舉辦以來已邁入第三年,每一年都讓他充滿期待,對於能在活動中再次見到許多老朋友與新朋友也讓人欣喜。
來自美國的歷史系周怡齡助理教授說,有時她自己也像一名學生一樣,從學生們的支持中受益良多。
同樣來自美國的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杜福童助理教授則分享,雖然他的中文尚不流利,但曾在韓國生活10年的經歷,讓他在與來自韓文系的兩位研究助理合作時,也能以韓文順暢地溝通,進一步專注於學術研究工作。
師培中心研究員潘靜姝也表示,自己的教學經驗不僅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也得益於許多資深教授的支持與分享。
「教學發展中心將全力支持師長們在教學與研究上的需求。」教發中心主任廖興中也趁此聚會表示,教發中心致力於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技術與資源支持與傳習制度,讓教師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學術領域,並達成生活平衡。💪